2008年9月17日 星期三

2008 東部箱龜繁殖紀錄

今年是小弟第二年穩定的繁殖出相當數量的東箱,小弟想拋磚引玉分享一點經驗給有志於這個物種的龜友。

小弟認為繁殖東箱有以下幾個瓶頸需要突破:

1.穩定且長期飼養的成熟種龜,很多人會卡在這裡而且沒有解法,小弟自己也是在飼養第二年之後才首次繁殖出小東,而且那年才兩隻而已。不知怎麼的,東箱就是比三趾要麻煩些,沒有長期穩定飼養的種龜,蛋亂生、蛋的品質不好、孵化率低等等的問題就很多

2.孵蛋環境,這點小弟也還沒有完全掌握訣竅,目前孵化率還是不太高,但是因為克服了第一點之後,每年可以撿到很多顆蛋,還是能夠孵出相當數量的小龜

3.小龜養成,小東箱是很害羞而脆弱的,要帶大他們,還真要有點訣竅。

以下就針對第二點以及第三點分享小弟的經驗

孵蛋環境:小弟是使用自製孵蛋箱,底部加水墊高,上面開通氣孔。

08-08-16_DSCF4585


08-08-16_DSCF4586

溫度:室溫,未加溫,希望這樣可以產出性別比率平均的下一代。
濕度:沒有量,但是應該是接近百分百濕度,從孵蛋箱的圖中應可看得出來濕度相當高。
底材:蛭石。

08-08-16_DSCF4588


08-08-16_DSCF4589

孵蛋週期:約五十四天
受精與否:蛋產下後約三十小時內應出現白色的氣室,若沒有,應該就是空包蛋
死蛋或是活蛋:活蛋摸起來像是充飽氣的皮球,若是感覺到蛋殼表面軟軟的像洩氣皮球,那大概就不行了。

小龜養成

小龜在孵出之後可以讓他在濕水苔中待個幾天,我的作法是破殼之後就移入濕水苔,讓小龜自己鑽出殼並且鑽入水苔,約莫三至五天,待小龜的卵黃完全收縮之後再移入飼養盆中。

08-08-16_DSCF4510

飼養盆的佈置我傾向以簡單為主,因為小龜的數量比較多,我通常用塑膠盆,並且把一邊墊高以製造水陸環境,水深要淺一點以防止翻車溺斃,這樣的環境每天換水也還算方便。

08-08-16_DSCF4476

環境佈置的重點在於提供小龜足夠的安全感,我以前是使用大片的乾樹葉來給小龜躲藏,但後來在水族館看到中間鏤空的假山之後就改用這個了。小東是很需要安全感的,因此提供給他們一個躲避的地方,讓他們在那裡安心過一兩天之後,便會開始進食,經過洞口的麵包蟲會被他們衝出來突襲咬回去慢慢享受,而這樣再養個一兩週之後,慢慢的越吃越多並且開始成長之後,小東會越來越大膽,慢慢的會從你手上叼東西回去吃,此時也可以開始用飼料給他叼看看,一旦願意吃飼料了,基本上就很穩定了

08-08-16_DSCF4568


08-08-16_DSCF4565


08-08-16_DSCF4566


08-08-16_DSCF4573

2008年9月16日 星期二

[舊文轉貼] 星點龜圖集

星點龜是一種產於北美的小型澤龜,有多小呢?成龜大約不到一巴掌大。星點龜的特徵是全黑色的背甲配上間雜分佈的鮮黃色小點,這樣強烈的對比色一般說來是龜類中受人歡迎的條件之一。舉凡一些黑黃色系的龜如輻射龜、星龜、東部箱龜等無一不是熱門龜種,星點龜也不例外,小巧的身形配上對比強烈的外表,使它成為高價水龜之一。

nEO_IMG_PICT0005


nEO_IMG_PICT1111

既然是水龜,環境當中水池部份就是重點了,星點龜喜歡躲在水生植物下面,若能在環境中提供水生植物,會是他們比較喜歡的環境。然而,他們的破壞力也是很驚人的,通常不夠強壯的水生植物都會被他們給搞死。

nEO_IMG_PICT1122


nEO_IMG_PICT1145


nEO_IMG_PICT1178


nEO_IMG_PICT1162

星點龜是水龜當中特別需要陸地領域的龜種,一般水陸配比可以給到約一比一,他們待在陸上的時間甚至會比水中久,你會發現,他們休息時是會在陸上隱蔽處棲身的,這是飼主必須在配置環境前必須注意到的。

nEO_IMG_DSC_1046

星點龜的繁殖相當容易,擁有足夠成熟的種龜是第一要務,成熟星點龜在台灣並不好找,算是炙手可熱。但是只要擁有了還不錯的繁殖組合(一公兩母),只要在環境中配置土盆,繁殖出星點龜的機會是很高的。

nEO_IMG_DSC_2019

爸爸帶兒子

nEO_IMG_DSC_3437

媽媽跟一歲大的小龜

nEO_IMG_DSC_5207


nEO_IMG_DSC_5209

以下圖中這隻小龜是一歲龜,以澤龜而言,星點龜成長得並不算快速。但是星點幼龜比起東箱幼龜要好養多了,像這隻小龜,他是蛋黃縮完幾周後我就把它丟在大水池中讓它自生自滅了,它也能夠在大水池中活得很好,飼料我也沒有替它特別準備,也不知道它哪找來食物的,反正就這樣也慢慢的長大了,CB的星點龜確實是比較好養,不挑食也不會神經兮兮。

nEO_IMG_DSC_5205

[舊文轉貼] 亞馬遜箭毒蛙

亞馬遜箭毒蛙

nEO_IMG_PICT1101

亞馬遜箭毒蛙是一種小型漂亮的箭毒蛙,由於繁殖容易,價格一般不會很高,大約千元上下(這是兩三年前的價格),飼養環境也不需要特別大,算是容易飼養的寵物。箭毒蛙的飼養最大的困難點在於食物的來源,像體型這麼小的蛙種(成蛙大約一公分大),只能以螞蟻以及殘翅果蠅餵食,保持源源不絕的食物就是關鍵點。

亞馬遜箭毒蛙求偶,母蛙扮演主動的角色,求偶前母蛙會先找好適合產卵的地方,一般來講會先以鳴叫聲吸引公蛙來到附近,接著帶領公蛙來到積水處,並且一再示範進入積水的動作,這過程會來來回回好一陣子,當公蛙感到高興時,會跟隨一起進入產卵區,很快就會產卵,圖中泡在水裡的是母蛙。

amazon

積水鳳梨心中那四顆粉圓即是剛才努力的結晶

DSC01435

卵開始發育囉,小小的尾巴已經看得見了

DSC01438

箭毒蛙在蝌蚪時期就開始有漂亮的體色了

DSC01678

箭毒蛙都很漂亮啊

nEO_IMG_PICT1083

[舊文轉貼] 黃黑箭毒蛙

黃黑箭毒蛙

黃黑箭毒蛙_001

黃黑箭毒蛙也是我很喜愛的物種,曾經擁有過兩隻。只要是黑黃色的爬蟲類我都喜歡,黃黑箭毒蛙的體色有點卡通化的感覺,有時甚至看起來像是塑膠玩具。

變變與蛙蛙_010


變變與蛙蛙_011


DSC01483


DSC01482


DSC01491

[舊文轉貼] 鈷藍箭毒蛙

nEO_IMG_PICT0658

鈷藍箭毒蛙,如果箭毒蛙被稱作是雨林中的寶石的話,那麼鈷藍箭毒蛙就一定是雨林中的藍寶石了。金屬質感的藍色使得這品種受到極大的歡迎,算是非常高價的物種。

nEO_IMG_PICT0659


nEO_IMG_PICT0663


nEO_IMG_PICT0669


nEO_IMG_PICT1091


nEO_IMG_PICT1094


nEO_IMG_PICT1099

[舊文轉貼] 2008縮水的東箱龜窩

2008縮水的東箱龜窩
新的一年開始,我面臨了一個新的人生,龜窩也跟著便得煥然一新,不過我還是喜歡以前的那個。新的龜窩跟以前那個一樣,還是狹長形的配置,沒辦法,一樣都是窗台啦~~
寬度方面大概只有27公分,大概僅容一隻烏龜可以轉身而已,如果養的是小幅,遲早會連轉身都沒辦法。由於寬度實在太窄,水盆以及產卵盆都非常的克難與陽春,幸好到目前為止烏龜們似乎都還能夠適應,而我也得適應這樣的飼養方式,不若以前那麼方便了,觀察烏龜也隔著一層玻璃。
希望今年能夠以好的繁殖成績來提振自己的士氣~~

20080426-DSCF1371



20080501-DSCF1411

這隻是最受我期待的母龜,當初被迫出掉好幾隻種母,唯獨這隻是我從來沒考慮過要出的,她以經於上週產卵,目前也還是在穩定增加體重當中,如果我今年五月份不會出差太久的話,應該可以撿到不少蛋。

20080501-DSCF1444


她跟其他母龜有著決定性的不同,前肢極為鮮艷,這通常是公龜才會有的特徵,另外,超級高圓的老虎皮花紋也是相當漂亮,我一直懷疑這隻是否為純東,主要是她的頭部以及殼形花紋等或多或少都具有些佛箱的特徵。

20080426-DSCF1385



20080426-DSCF1381



20080501-DSCF1406



20080501-DSCF1426



20080501-DSCF1427


我家永遠的老大,檸檬。
極挑食的傢伙,前肢一樣是鮮艷的黃色,這兩年來我觀察過他的下一代,大多都會遺傳到這個因子,殼的花紋由於小龜都還沒長大,無法判定,但是前肢的鮮黃色是在破殼第一天就看得到,這大概是東箱幼龜唯一看得到跟父母親一樣的特徵了吧。

20080426-DSCF1393



20080426-DSCF1398



20080501-DSCF1416



20080501-DSCF1437



20080501-DSCF1442